最後更新: 2025-09-18
待在阿雷基帕的幾天,是我來祕魯以來最舒服的一站。這裡很方便,物價也相對跟利馬或是庫斯科比較便宜許多。因為我是長途旅行,這裡是我在祕魯中停留最久的一站。因此在這裡的時候,我想安排個1-2天去郊區看看。歷史中心裡面有許多的旅行社,我花了一個下午去研究看看這裡有什麼選擇。
其中一個景點讓我感到特別有興趣,那就是科爾卡峽谷(Colca Canyon)。
在納斯卡的時候,我遇了一個法國旅者,她說要去科爾卡峽谷徒步。聽到她形容的時候我就對這裡產生特別的興趣,所以對這個地點特別有印象。於是,到達當地的時候,我就安排了一個一日遊去科爾卡峽谷。

科爾卡峽谷的地理環境跟氣候
科爾卡峽谷位於秘魯南部坐落在安地斯山脈中,距離阿雷基帕(Arequipa)西北方約160公里。這座峽谷是由科爾卡河(Colca River)切割而成,是世界上第二深的峽谷,最深處達3,270公尺,長度約為70公里(43英里)。它比美國大峽谷的平均深度(約1,800米)還深了將近多了兩倍。峽谷兩側是連綿的梯田、荒涼的高原,周圍也有停留點能看到遠處高聳6000多公尺的火山峰,例如安帕托峰(Ampato)。

這裡的生態多樣,我看到了從仙人掌到高山草甸。在這裡我還看到了狐狸、駱馬等。氣候方面,科爾卡峽谷屬於高山乾燥型,全年陽光充足,但因海拔從2,300米到4,800米不等,溫度變化明顯。白天氣溫通常在10°C至20°C之間,夜間則可能下降至零下。峽谷早晚溫差較大,建議帶上多層衣物、防曬霜、帽子、健行鞋等。也要特別留意在科爾卡峽谷可能會出現高山症,因為這個地區是高海拔約2,000 – 3,000 多公尺。要多喝水或咀嚼古柯葉可以緩解高山症。

科爾卡峽谷全年皆可造訪,氣候屬於高山乾燥型,海拔從2,300米到4,800米不等。一般分成兩大季,最佳旅遊時機如下:
乾季(5月至10月): 陽光充足、天氣晴朗,適合健行、觀賞神鷹或探索村莊。
雨季 (11月至次年4月): 雨季則潮濕多雨,注意步道可能泥濘,建議攜帶防水裝備。
當地人說4月和5月是山谷最美的季節,那時候的田野綠意盎然,有白雪群山當作背景。
峽谷周邊地區居住著多個原住民族群。主要是 Cabana 和從喀喀湖地區過來的 Collagua 等原住社群。他們在西班牙殖民開始前就已經居住在這裡了。
當地人主要是講克丘亞語,是原住民的主要語言。這裡大部分的人也會講西班牙語。當地人主要是以農業為生,利用梯田,種植馬鈴薯、玉米和藜麥,並飼養羊駝和駱馬。他們的手工技藝也令人驚艷,尤其是色彩鮮豔的織品,會在當地的市場販售。

可以嘗試學幾句簡單的克丘亞語問候,例如「Allillanchu」(你好),拉近與當地人距離。到這裡的時候尊重當地人,拍照前請徵求同意 (有些需要收費),可以購買手工藝品支持當地的經濟。
科爾卡峽谷的歷史背景
科爾卡”Colca”,這個名稱源自當地原住民使用的克丘亞語「qolqa」,是”儲藏室”或是”倉庫”的意思。這是一種用泥土和石頭建造的糧倉,通常建立在懸崖或洞穴中。因為這裡乾燥涼爽的氣候為農作物或種子提供了理想的物資儲存的場所。古代印加人以及更早期的文明也在此建造了多層次的梯田,為了保存糧食,以及適應嚴苛的山中生活條件。
在西班牙殖民的時候,峽谷周邊的村落逐漸形成,也帶來了天主教信仰。在當地村莊裡面有原住民文化融合西班牙元素的教堂跟建築。
如何抵達科爾卡大峽谷?
科爾卡峽谷的起點通常是從秘魯的阿雷基帕 (Arequipa)出發。這座城市擁有國際機場,與利馬(Lima)等主要城市有定期航班連結。
從阿雷基帕出發,科爾卡峽谷位於城市的西北方約160公里。位於秘魯南部坐落在安地斯山脈中,前往峽谷大約需要 4 至 6 小時車程,視當天的路況而定。在科爾卡峽谷途中,我會去拜訪馬卡小鎮,坐落在深谷之中的傳統小村落。還有另一個村鎮,奇瓦伊,是在峽谷周圍較大的城鎮。途中,我們會去幾個觀景台。
如果以一日遊的話,一般需要很早就出發。(我的出發時間大約早晨三四點),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抵達 :
包車或私人導遊服務:這是最方便且舒適的選擇。許多旅行社提供從阿雷基帕到科爾卡峽谷的包車或導遊服務,途中會停留在觀景點如 “十字觀景台”(Cruz del Cóndor),方便旅客觀賞安第斯神鷹。費用約200至300索爾,適合家庭或小團體。許多旅行社提供一日遊或多日團,包含交通、導遊和景點門票,價格約100至200索爾,適合不想煩惱路線的人。
公共巴士:從阿雷基帕的主要巴士集合地(如4M Express 或 Andes Transit)有前往科爾卡峽谷附近城鎮如奇瓦伊 (Chivay)的巴士,票價便宜但班次較少,且路況較為崎嶇。車程約3至4小時,票價約20至30索爾(約6至9美元)。

科爾卡大峽谷景點
奇瓦伊 (Chivay)
在彎曲蜿蜒的山路景色中,我往科爾卡大峽谷的方向前進。奇瓦伊通常是旅客第一個抵達的地點,這裡是位於峽谷入口的溫馨小鎮。這裡有一些擁有住宿和餐廳。如果你要買高品質本地工藝品,這裡是購買的好地方。尤其是100%羊駝毛手工編織的商品,以及手工縫紉機製作的精美刺繡品(帽子、零錢包、皮帶等),會比在庫斯科購買還要優惠。
這裡的聖母升天教堂 (Parish of Our Lady of the Assumption)的外觀也相當有特色。

下午的時候,我們又回到奇瓦伊,位於峽谷入口的溫馨小鎮。這個村莊有個比較知名的活動就是泡溫泉(Aguas Termales la Calera 溫泉),若要下水的話,記得帶個泳裝泳褲。這裡的泉水富有豐富礦物質,水溫在35°C 至 45°C之間,適合放鬆。旁邊還有一個探險運動中心,可以玩高空滑索。我的一日遊行程會讓你選擇看你要不要下去泡澡。費用:入場費15索爾(約4.5美元)。
馬卡小鎮 (Maca Village)
不久後,我們便抵達馬卡小鎮。這座小鎮的名稱跟台灣人最愛喝的瑪卡保健品同音。它在前往峽谷的途中,在這裡我們稍作停留,舒展個筋骨。馬卡小鎮以周圍其保存完好的印加與前印加梯田而聞名,小鎮的教堂跟廣場建築融合了殖民與原住民風格,有一種文化交融的痕跡。村莊周圍景色優美,步行小路適合輕鬆散步。這裡也有一些攤販可以買紀念品或是手工織品。

Iglesia de Santa Ana (Maca) 是這裡的主教堂。小鎮的教堂融合了殖民與原住民風格,有一種文化交融的痕跡。據了解,這座白色教堂首次建造時間建於17世紀,配有雙鐘樓。教堂外部簡單,裡面卻跟想像的不太一樣。內部有豐富的收藏,來自過去的精美文物。

這裡也有一些攤販可以買紀念品或是手工織品。我往這裡的中央廣場走過去。有好幾座都是身著傳統服飾的人物雕像,分散在公園各個角落。


神鷹十字架觀景台(Cruz del Cóndor)
接著,我們就來到了科爾卡峽谷,最著名的觀賞點,神鷹十字架觀景台。這裡是欣賞巨大的安地斯神鷹 (Andean Condor)飛翔最好的地點。一進來的時候,我看到兩隻原本以為是真的安地斯禿鷹停留在觀景台。它們看起來真的相當的巨大。後來才發現是人類扮演要跟遊客拍照的。但是,它們是真的棲息於在這個峽谷裡面。在每天清晨7:00至9:00之間是最容易看到它們的時候。會利用峽谷的氣流從峽谷深處飛到峽谷上方。
它們的體型巨大,翼展為2.1-2.7公尺(7-9英尺)。我很驚訝安地斯禿鷹可以活很久,壽命通常約為60 – 70年之間。它們被稱為 “永恆之鳥”,象徵著長壽和永恆。


這裡有許多當地人出售飲料、小吃和紀念品。我往峽谷邊緣的方向前進,這裡的遊客很多。每個人都想親眼目睹禿鷹翱翔的景象跟與峽谷拍照。在這裡要有耐心一些,等待一個合適的拍照地點。這一區有幾個觀景台可供遊客選擇停留。從觀景台這裡拍照很好看,我在這裡就拍了好多!
我打算走遠一些,好好的來欣賞這個壯觀的景色。這個觀景點深邃的懸崖約1200 公尺(3900 英尺) 。可以看到在底部的科爾卡河。這座峽谷真的很深,往下看的時候,有種看不到底的感覺。
進入科爾卡峽谷國家公園需門票,成人70索爾(約21美元)。

科爾卡峽谷途中景色
火山群 ( Volcanos)
回阿雷基帕的路上,我們還去了幾個觀景點。在科爾卡山谷之旅,最高的海拔會翻越約 4,800公尺 (15,700英尺)的安地斯高原山口。”Mirador de los Volcanes”,可以欣賞到幾座高達 6,000 多公尺的火山美景。在這裡可以看到遠處的瓦爾卡瓦爾卡(Hualca Hualca)、查查尼(Chachani),還有米斯蒂火山 (Misti)。在這個觀景點要注意高海拔和寒冷,建議多帶件防寒衣物。


科爾卡峽谷徒步路線(Colca Canyon Trek)
如果你愛好戶外活動的話,可以參加這裡多日的徒步行程。科爾卡峽谷健行有2-4天的多種選擇。一般的傳統路線會從卡瓦納孔德(Cabanaconde)出發,或是 奇瓦伊 (Chivay)。徒步會穿越峽谷往沿陡峭的山徑走向底部,深入山谷與小村莊。然後在從另一段陡峭的山路走出峽谷結束活動。
短線的會經過 Sangalle Oasis 綠洲,多日的一般會到 San Juan de Chuccho 再返回 Cabanaconde。若有興趣,Get Your Guide 有相關活動。這裡的地形多變,天氣早晚溫差起伏大,需要準備防寒衣物與防曬用品。有些人可能出現高山反應因為這裡的高海拔環境(約 3400 至 1300 米),建議在阿雷基帕先適應個幾日。
科爾卡大峽谷遊後感想
我覺得科爾卡大峽谷還蠻值得過來的。這裡的自然景觀如詩如畫,像是放眼就可以看到古老的梯田農業系統,跟有特色的傳統人文歷史城鎮。雖然只是單一天的旅遊,但是我就看到了好幾種動物、超過 6,000尺的火山群、與深到不可思議的大峽谷。非常的值回票價 !
要留意你要很早起來,但是因為車程遙遠,可以在車上小瞇一下。